古风水名师本地姜地理峦头诀
本地姜,真名叫梁凿贵,广东化州人。是清末民初闻名于广东湛江、雷州、廉江、化州、高州、
吴川、电白一带的民间风水大师,与当时任高州府的江西人戴锡伦知府齐名。传说他与戴府是同门
师兄专研形峦,其寻龙点穴之技出神入化,留下了很多传奇故事,但其留存于世的书籍却少。本人
几经周折,也仅得其一本手抄本,且没有书名。为了不使一代大师的心血烟没,也使风水爱好者在
研习风水时有所参考,本人将其手抄本内容录出。望有缘者得而珍之惜之。
地理峦头诀
凡到一地,先观水口。城门四周关拦,内有真龙结作。罗星龟蛇狮象守口,必藏上格之龙。华
表捍门日月镇守,定结富贵之地。北神镇塞禁口勿言,必有大贵之龙。王侯之门狮子石柱,贫贱之
家破墙倒壁。若有王侯居此,城门定锁千重。见有水口罗星,则可跟踪寻宗问祖。
贵龙重重开帐,出脉中抽;贱龙拥胀,无星牵连贯顶。真龙行度必有获带蝉翼,假出者枝脚直
硬,脉长而僵,似鹤项鸭头拥胀粗顽,此脉勿观。脉细短缩,乃为极贵之龙。贵龙带案带禄,富龙
带仓带库。大地无廉贞作祖,为官总不过三公。龙楼出王侯,御屏御坐宰辅文臣。紫气、太阳、金
水、巨门 、印浩为文贵格,五星、九星聚构理学名贤,太阳覆金土星总是巨富之辈。文曲水星行度
一生邪淫,若问水火土金反成富贵。五星入庙必食千秋之禄,若间御屏王侯宰辅。联珠逆生必出翰
范文宗,五星归垣定出贤圣夫子。穴星克制少祖乃是大贵之龙,祖宗来克穴星满门孤独。太阳金水
出科甲之人,宝盖御屏翰范声名锦长。贪狼星秀乃是顶甲之龙,玉尺金水芦鞭定产神童才子。屏帐
俱全状元及弟。祖宗持连,开帐穿心有贵人,定产大尊之贵。五脑梅花科甲连登,帐翼直包五十里
世代公卿,开睁换屏数十丈为官极品。三台宝盖父子必定同科,九脑芙蓉兄弟连科及弟。此乃真龙
须当寻,过峡跌断必可追。送少迎多行必远,来高去小结穴近前。小地如红娼妓女穴多尽结,大地
如闺中嫩女定缩腰间。硬直不可安插,饱满不可下手。清奇定有结果,秀嫩断不虚成。窝钳定有弓
脚球瘠,乳突必须开腮界水。骑龙定宜回抱,两手掩耳铺毡为真。逆局定要砂拦,横局下臂关收为
妙。远山观重,四应近护取其情。顺局只忌倾斜,交牙关拦为妙。龙真穴的,不论山谷平洋局紧气
聚,定然催富催贵。穴坐少当代登科,穴下铺毡也能速发。莫嫌旱局无水,能发巨富之才;莫执高
山,定发人丁千百。有人无财,须寻仓库之龙;有财无丁,莫下孤寒之穴。地之盛败出之龙身,旺
弱兴衰应在气运。龙身节节为佳,定然久享。
地理五俗
地理于古法无不尽善,惟后世去古遥远。其法烟没,传庸师与俗眼,参之世俗。翕然从之,啄
啄争鸣,莫可穷究。故曰:依古法者,断不入俗眼;入俗眼者,断不依古法。学者必然剔去旧习,
直通古处,皆未有闯其畦径者也。故首以五俗示戒焉。余初学,宜悉心研究,过此一关,乃可寻上
进之路。否则,愈造愈左,终身为宫墙外望之人矣。即聪明冠世,亦何用哉。
一、尽龙
穴不必掏泥于尽龙。
愚初看地,见一枝龙或十节或五节,定跟至尽乃止,以为穴在是矣。不知尽龙则星体凡多散漫,龙
虎多不包裹,明堂阔无衬砂,变为空旷,全无好地。杨公杨筠松疑龙经云“君如寻得干龙穷,两砂
不关又不拦,风吹水劫不是穴,须知此处是疑龙。”又曰“大地不在大穷大尽之处”,又曰“余气
不去数十里,断然不是王侯地”,又曰“脉尽处须防穴尽绝”,此之谓也。譬如人身,有心腹则必
有手足;譬如屋宇,有厅堂则必有廊廓。善一相别者也,当自知之。愚覆大家祖坟,腰结者甚多。
愚近取诸山,腰结者亦居十九总多。又云,馀枝多结地,亦如小官衙之比大官衙,纵有衙丈部曲,
究是拱服于人而已。
二、龙虎钳口
穴不必掏泥龙虎钳口。
地之有虎龙,如人之有手足护卫,熟能废之?亦有不尽然也。每见大地,多下手一边兜转,或有龙
无虎,或有虎无龙,或边短边长,或架左架右,或外山周迥,无不可者。惟庸师俗眼,坭于钳口,
一见钳口若龙虎之状,不论龙虎有无砂水顺逆,只于此处点穴安葬。所以,古今许多吉地多遗在龙
虎之旁,彼既以钳口取穴,其不对钳口者,穴尚宛然,非明师莫识。愚切以俗眼之害,惟钳口为第
一。愚又观今世葬地,多有龙虎均停,明堂阔大为万人悦,慕者无不立见败坏。能剪下手一边,在
此点穴,若无下砂水,大非人情。所能堪者,无不发福。愚非切去旧习而千余处,断不敢为骇俗之
言也。此风水之生死笫一关也。学者过此一关,乃有上进之路,不然则终身随于坑坎之中耳,何地
理之足云?且又非愚之臆见也。古人曰:两宫齐到,忌当面之倾流;一穴居中,防两边之尖射。又
曰:两宫齐到人皆道好,却主杀伤反生烦恼。又曰:君如识穴不识怪,只要左右抱者住。左抱右回
未必吉,分明异穴生贤良。皆是钳口之患也。又曰:也有形好不好者,也有形怪不怪者,穴缺不齐
之天地奇,皆言虎龙不必登对也。学者于此断悟,能豁然贯通,始有安着脚处。惟哲人之大观,自
当不言而愈也。岂牡牡骊黄之可眩惑哉?
三、两水合襟
穴不必泥两水合襟。
愚初看地,只要两水合襟,求务期得穴,以为当然不易者,后见每覆古坟,遍观山川情意,乃知有
大谬不然也,每两水合襟在前,则山咀必尖,流神必直,龙虎必长,真气荡然,无一不可者。除是
合于右则转左以出,而得右砂稍拦;合于左则转右以出,而得左砂稍拦,庶畿穴尚可裁。若不论龙
穴结作,只于合襟为期,则送龙枝脚,三条五条亦有合者,行龙挠棹,长或三节五节亦有合者,此
皆可作穴乎?又有大龙结作,边长边短,福余之中,登穴只见峰峦簇簇,而分毫不见田水,不作合
水之论。乎古人云:也有真龙无朝水,只要案山为近侍,案外一水暗循环,此格亦非中下地。又曰
:两水合处莫当中,流神倾泻最为凶;翻身逆转微来脉,发福绵绵为三公。又曰:两水合处莫当中
,不在右边在左边;仙人倒丈须横作,下手纵宽也进田。夫坐空以下宽为堪舆家大忌,然宁居于此
而不居于合水之直处,古人语意可推矣。愚切以钳口合水为初学风水魔障,缠绕十余年不能解脱,
非得知人之指示不自省觉,到省觉解脱时又是一种人物矣。
四、顶正星峰
不必泥顶正星峰。
古人云:若是正龙需正下,若然架折两边安。又曰:情倾左右穴居两边。又曰:龙从左来,穴从右
出;龙从右来,穴从左出。又曰:误葬皆因贪正面,神仙多是下偏坡。又曰:左乃为南右乃为北,
扁大临弦出粗雄。向例多皆言。捉穴之法,穴有正有侧,不必拘泥于顶正也。盖穴法之有正有侧,
自古皆然,此而不悟,亦刻舟求剑之流耳,岂可舆哉?愚谓山川之宜侧葬者有二:其一审视来龙,
其一裁度砂水。风水之小者,可正下;顶之平者可正下;脉之缓者可正下;又微高微突者可正下。
以其龙身无煞,且美意停息不窜,走左走右不以顶正为嫌,至于山形稍粗雄硬直,稍是倾泻,不分
阴阳,为煞当头,直下必致伤人。龙之有不善者,宜姑置之。若来龙特达,砂水秀异断不可舍者,
宜于旁边龙虎臂上,细阅其稍平,恍惚高低远抱处,此美意所锺,宜于此处图之。凡此皆审视来龙
之意也。至于砂水,亦有不可不逢山总可以正下。然砂水太直,岂敢敌煞当中?宜挨左挨右扦之,
剪着去水一边尤善。若左砂有煞点于右,右砂有煞点于左。拘泥于顶正乎?必致乖舛。凡此又裁砂
之义也。稽之古云:龙有真的,明跳墙虎之脉穴、飞天龙之耳穴、太阴金之角穴、太阳金之角穴、
凤形鹅形之眼角与支翅、蛇之耳窝、下水龟之肩井,皆可下也。致于龙身粗硬,断不可正下。两边
出有龙虎者,又宜于龙虎臂上动处求。如凤形当面太直,则点在翼阿,人当面太直,则点在肩井,
以为咬虱穴。咬虱之下为鼠肉穴,鼠之下为曲池穴。倘臂上太直,点于尽头处为堂心穴。臂若飞扬
如舞袖之状,则点略平坦处为袖口穴。今之俗师,每见峰峦端正,只当头下穴,不论是非,以至误
人十常八九。痛哉!惜乎!
五、阔大明堂
不必掏泥阔大明堂。
夫明堂于风水关系甚大,所以聚后龙之气,界穴前之水,皆须此也。葬经云:气乘风则散。明堂太
阔,风不乘气以散吾真气乎?又曰:水界正明堂,太阔何所凭,籍以正界来脉之水乎。尝览公卿大
地,俱有来脉之界水,以翕聚堂气,堂气既聚,则真气自凝,人才无不并进。 风乘气散,畏哉?故必先求无祸,乃可希福。岂断乎其不苟者,而不严于辨别,则无穷魔障入于肺
腑,即有良法美意,何以而悟乎?然此三畏亦俗眼之所素安而冥然罔觉者,故以次五俗焉。
一、畏到头硬直
凡作穴之处,务要平正,凡稍硬者谓之杀,大能伤人,所谓脉者死,断不诬也。今之庸师俗眼,每
见一山下来,如臂之直,只谓之下笋穴为脉,辄令人扦葬,主人亦利于脉而脱臆从之,不知死绝之
祸捷而影响,譬之汤火陷井在前,甘以彼身赴之而不知其祸也,不太可惜乎?古人曰:枪头莫下,
鼠尾莫扦。又曰:劝君莫下枪头穴,葬下人丁绝,脉和人少死。无非单明此理者也。故愚以第一可
畏也,实莫忘于此,非为硬直如枪者不可乱下,或片来者略无停息,或峦头粗硬太直如饱腹之状,
或势如覆钟之状,又有绷面金星之状,又有直体金星而卧梭者,俱有死无生,鲜不杀人的。见此断
宜舍之,岂可留心回顾?学者心目不明,倘与人谬下,其亏损阴德无疑矣。慎之慎之也哉!
二、畏穴前倾泻
凡看一地,砂主人丁水主财.水聚财聚,水散财则散,此千古不易之理也。又是无情之物,以就下顺流
为性。有物以阻之,其势自横,无物阻之,则千里直流而去。故宅之前若见此水,则万顷田庄无不
破尽,所谓“明堂如播米,子孙穷到底”。又曰:龙虎似推车,田地不留些。皆指此也。非惟长流
之直水可以败人,至于阴流之直水,葬下祸患尤紧要,直泻无关,其祸最速!杨筠松云:阴水不顾家,
葬下乱如麻。然流神之曲直,亦能掩人耳目,多至自欺。水总顺流,未有如竿之劲直者,转左转右,
转左一二丈,数尺之间,此其常也。时师见此,诳其主曰:如生蛇屈曲,可无患矣。不知在水边观
之,若曲动之势,以登穴言之,居高而远望,只是一脉荡然而已,有明尺寸之间乎?必得一砂拦,一
水左曲为右,可十余丈,自右转左亦有十余丈,相交织结成横水样,乃可谓之屈曲。山大如曲水大转
,定有真龙居此间。又曰:四横三直通东西,九曲凤凰池。又曰:左转芴,右转芴,不是真龙无此水
,是皆不欲其倾也。凡葬去水地者,宜于此缺,对此不得十分,依法亦要八分得才可。若畏处多,
可取处少,则是败绝祸胎矣,切而弃之也哉。
三、畏顺砂过堂
顺逆二字,乃地理开卷第一义也,此二字不明,总是说梦也. 发明顺砂或逆砂二路,如盲如聋一也,自
非有灼然之见者,鲜不可以顺为逆,又以逆为顺者,牧堂必有感慨,得为斯言也.但今之俗师看地,有四
五十年而懵然不知顺逆者,竟与聋盲何别. 不知地理之顺逆,专以水之来去为主.如右水倒左,凡在左
边有高山,柳圳茔林木下,至田畿级,凡一级高一级,皆谓之下砂,谓之进神,愈出愈长而福愈盛,若上有
此砂,不论长短,谓之顺砂,谓之退神.躥而过者,尤至毒害,万顷田庄,无不立尽. 古云:于来去之水论,
得甚,亦以其关系甚大也. 故曰:天门欲其开,地门欲其闭. 又曰:所喜者,三门宽阔,所求者,五户闭藏
. 又曰:水来自左,无左亦可,水来自右,无右亦就.又曰:剪下砂莫剪上砂,剪进神莫剪退神.皆为此也.
盖水之性情,水来这边,定是逼窄,山高田高;水去这边,定是阔旷,山低田低,倘能拘转山川情性,使水
来这边一里宽一里,水去这边,一里紧一里,则颇有神情之砂,其于地理过半矣. 古人曰:两水夹一案,
定作退田断. 又曰:退官退笔,尖尖从此出;进官进田笔,弯弯兜水入. 又曰:东宫过西宫长房败绝,右
边尖射左臂,少子贫寒.皆言顺砂过堂之水祸惨也. 夫既顺砂难堪矣.况过堂二字,稍有知者,此而不畏
?呜呼!畏哉!若夫逆局逆龙,则上案上手砂不妨.盖山逆水逆,则力量大.若顺砂顺水则能发福耶,此又
不可拘于顺砂顺水之论也.